暑假爷爷奶奶帮带娃 这14个雷区小心引发亲子大战!“虽然我妈很爱带娃,但我心里很清楚,我儿子皮起来是很难带的,所以下班去接娃看到他盯着电视看大人的节目、嘴边还都是我不让吃的巧克力,也只能默不作声。 他们这代人辛苦了大半辈子,还要帮我们带娃,有的事情即便知道不对,做子女的还是不敢多言,更别说像我几个让公公婆婆帮忙带娃的同事了。” 快要放暑假了,大多数孩子要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度过假期。对于祖辈来说,照顾孩子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同时也需要承担不少体力劳动,以及看护、教育的责任,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和谐,这里有14件小事提醒各位长辈最好不要做。 无论是玩具汽车、超大泰迪熊还是iPad,祖父母都不应该在没有咨询过孩子父母的情况下为孙子孙女买这么贵重的礼物。孩子爸妈对于接受礼物和奖励有他们自己的准则,对于孩子在什么阶段该玩什么玩具也有自己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意见总是好的。 虽然老人家们都有自己坚持了大半辈子的信仰与理念,但孩子会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多方接触,慢慢选择和建立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即便爸妈也不能给孩子强加他们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祖父母们同样如此。 没有什么比不知道孩子的下落更令人沮丧了,即便祖父母相比陌生的看护者通常是更值得信赖的人,但保持沟通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老人心疼孩子,舍不得孙子孙女渴着饿着,于是对于孩子吃零食的要求往往有求必应。可是一旦爱吃零食的习惯养成,孩子就不把吃饭当成“正事”了,甚至养成挑食、厌食的坏习惯。孩子吃饭困难,身体所需的营养跟不上,自然会影响成长。同时,由于零食中含有大量人工添加的成分,总吃零食还容易引起龋齿、肥胖等问题。 一旦祖父母打破了爸爸妈妈给孩子制定的行为规则,就是破坏他们在孙子孙女心中的权威,包括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吃饭,坚持下去对孩子长远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几十年前的育儿方法和经验,放在如今未必正确,科学在发展,育儿的模式也在与时俱进,爷爷奶奶如果坚持己见,认为“你爸/妈就是我这么拉扯大的”,会形成家庭内部的矛盾。不如放下成见,学会接受新事物。 如今二胎多了,爷爷奶奶们难免会把一个孩子的表现和另一个做比较,“哎呀,你姐姐小时候可比你乖多了!”这样的话可能每天都挂在嘴边。每个孩子生来就有差异,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如兄弟姐妹,或者产生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并不利于他们成长。 孩子天真无邪,问什么都会说,但从孩子嘴里听到你的子女与其伴侣吵架、分房睡这样的事,你是该去追问还是当作不知道呢?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不要跟孩子谈论这些问题,以免不必要的麻烦。子女的私事,如果他们不来问你,就让他们自己处理。 当代的女性有他们对于职业的理想与追求,她们可以选择生孩子,也可以选择在家庭和工作之间取得平衡。祖父母对于孩子妈妈回归家庭的建议,往往会给她们带来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几乎无法排解,只会化作负面的情绪存在下去。 很多祖父母对于孩子是否长肉特别关注,觉得孩子在自己的照顾下能长胖一些就是莫大的荣耀。实际上,孩子的体重变化并不需要实时关注,只要看来长势良好就是健康的。 出汗多补钙,不爱吃饭补钙,个子不高补钙……其实,钙也不能乱补。补钙过量引起的危害更大,会影响铁、锌、镁、磷的生物利用率,严重的会限制大脑发育,并影响生长。所以千万别把补钙作为每天的必修课来对待。 对于孩子父母来说,发型也是关乎形象的重要部分。不要觉得孩子还小无所谓,即便理了个难看的发型也没什么问题。这样的“惊喜”,不是孩子爸妈可以轻易接受的。适当的修剪,或者跟孩子父母商量后再给孩子理发吧,不要随自己意就给孩子来个发型“大改观”。 许许多多的因素都会导致孩子发烧,爷爷奶奶一遇见这种情况就着急,恨不得马上让孩子发烫的身体凉下来。但是,孩子发烧,要看情况处理。38.5℃以下一般不用药,多让孩子喝水。物理降温用温水不用酒精,能吃药就别轻易注射。也千万别用土方来给孩子治病,相信科学才是正道! 在老人们作父母的年代,由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生活水平较低,因此无法给子女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由此产生的“歉疚感”就会延续到第三代的身上。 老人们总想把没有给子女的东西一股脑儿“补偿”给孙子孙女,从而盲目溺爱孩子。这种“补偿心理”可是要不得的,溺爱不是“爱”,孩子性格的养成关系着他的一生,因此不能盲目溺爱孩子,要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品格,将来才能更好地发展。 老人在带孩子的方式上和父母的确会有各种不同甚至“矛盾”,不过,这些问题不是全然无解,只要和孩子的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并且“约法三章”,相信我们的带娃方式也是可以“与时俱进”的! |